革命小故事_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丨鄉村振興“小故事”匯成“大
作者:不詳 來源:網友
烏魯木齊晚報6月30日電題:鄉村振興“短故事”融成“大文章”
新京報記者
盛夏時節,太行山區最深處綠意盎然。走入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驛區關鎮顧家臺村,一幅宜居宜業的鄉村振興景象展現面前:一座座全新的民宅依坡而筑,村頭寬闊平整的混凝土地面四通八達……
位于紅色教育基地的顧家臺村,以往交通不方便、產業基礎薄弱,曾屬于典型的太行山區深度貧困村。近些年,村內大力推廣食用菌種植、大山林果業、休閑農業旅游等一批惠民產業鏈,為鄉村振興構建新增長點,鄉村振興路越走越寬廣。
顧輝煌是顧家臺村第一批農村婦女創業的“90后”。2020年,顧輝煌返回村內,發覺路寬了、村莊更美了,確定返鄉創業開民宿,帶動村內近20人就業。
“村內產業富民,年青人農村婦女創業才會有干勁兒!”顧家臺村黨支書顧錦成詳細介紹,2021年顧家臺村的人均消費支出由2012年底980元增長至19153元。
立在美好生活、新努力奮斗的起始點,脫貧致富地域進一步激發鄉村振興新機遇,做好就業收益增加戰,精準發力穩就業保障民生。
在六盤山腳下固原市涇源縣,甘肅盛飛豪供應鏈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線里,33歲車間工人魏張瓊正在進行中一批牛肉串新產品的挑串、擺串工作中。這種牛羊肉包裝設計后由冷鏈運輸運到國內各地。
“每天乘公交出行僅需20來分鐘左右,每月能賺2000多元化,家門口的工作賺錢覺得非常幸福!蔽簭埈傉f。
魏張瓊住在涇源縣淡香水鎮大莊村,這兒位于曾經有“苦甲天下”美譽的西海固核心區。近些年,涇源縣發展趨勢肉牛養殖業,肉牛產業變成主導產業之一。產業鏈基礎夯實了,落戶口公司增多了,帶動就業明顯了。在今年的,本地就近原則、就近就業總數占遷移就業總數的66.5%,較去年同期高于10好幾個點。
2022年6月22日拍的福建省霞浦縣三沙鎮東壁村子的一家民宿。近些年,福建省霞浦縣靈活運用小漁村民俗文化發展趨勢漁旅經濟發展,增加民宿產業運行與經營支持力度,教育引導民宿客棧行業的精確定位和差異化營銷,推動民宿產業發展提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新京報記者 林善傳 攝
在共同富裕示范區基本建設過程中,改革創新依然是農村邁進更高一些經濟發展水平核心關鍵詞和源動力。
保存老教學樓墻面教室黑板,延用瓦片屋頂設計方案,收集院校立德樹人小故事……在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富新鎮董溪村,興建自上新世紀60時代、占地面積1000余平方米、荒蕪近20年董家塔中小學老教學樓,上年被打造成一家親子旅游主題民宿,立即帶動10多名群眾就近原則就業。民宿經營者、紹興市“90后”攝像師沈亞璐還充分發揮技術專業優點,責任為村民拍攝人像照,并面對自身抖音帳號的25萬粉推薦董溪村。
2022年6月28日,在貴州省赤水市寶源鄉玉豐村,群眾在采收淡香水荷花。近些年,貴州省赤水市寶源鄉采用“黨組織 農業合作社 農民”方式,正確引導農民種植集欣賞、藥用價值、服用為一體的淡香水荷花,帶動農業增效,助推鄉村振興。新華社發(王長育 攝)
董溪村黨支部書記董偉劍詳細介紹,中小學老教學樓是村集體資產,因為閑置不用時間比較長,且涉及到原承攬主體和村委會,其做大做強運用存在一定艱難。在政府機構協調工作下,利益相關方把它租給民宿經營者,獲益主體為集體經濟,并帶動附近群眾創收。
2021年,富新鎮深入推進鄉村閑置資產示范區激話工作中,激話閑置農房1.6萬平方、山水林田湖網絡資源41.2畝,全鄉吸收民間資本2200余萬元,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新活力,帶動示范區群眾創收。
實現全面小康一年來,促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全國各地鄉村振興“短故事”層出不窮,村里人的“錢袋”愈來愈鼓,村子越來越美。